颈淋巴结肿大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书书讯热烈祝贺头颈肿瘤放射治疗典 [复制链接]

1#

名誉主编简介

潘建基,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年9月毕业于法国南锡第一大学医学院并获得了法国国家医学博士学位和放射肿瘤治疗学专科医师文凭。现为福建医院放疗科首席专家,医院副院长。

被评为享受*府津贴专家,获首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荣誉称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和福建省科技创新领*人才。兼任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前任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美国NCCN头颈部肿瘤指南中国版修订专家组成员;福建省核学会理事长、福建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福建省医学会常委、福建省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担任《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副主编、《癌症》杂志编委、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放射肿瘤学》编委和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进展丛书《鼻咽癌》主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鼻咽癌相关学术论文余篇,专著3本。近年来已承担和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获得了国家“十二·五”重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人事部、卫生部、福建省科委、福建省医学会等多项课题资助,获得福建省、省医学会等多项科技成果奖。

主编简介

林少俊,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现任福建医院头颈放疗科主任,擅长头颈癌尤其是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福建省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现兼任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委员会秘书、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肿瘤放疗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放射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进展丛书《鼻咽癌》副主编,参与Springer出版《NasopharyngealCancer》、国家规划教材《肿瘤放射治疗学》《鼻咽癌》和《中国抗癌协会继续教育系列教材》等专著的编写。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发表论文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获得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福建省科协紫金科技创新奖。

陈晓钟,主任医师,医院头颈放射治疗科主任兼病区主任。兼任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肿瘤诊治质控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放射治疗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省抗癌协会理事、浙江省医学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和浙江省抗癌协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版头颈部肿瘤临床实践指南》(NCCN)专家组成员,参与制订脑胶质瘤放疗专家共识、鼻咽癌临床分期及调强放疗专家共识、转移鼻咽癌治疗专家共识。澳大利亚玛特放疗中心进修学习,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Dan-Farb癌症中心访问学者。

作为头颈放疗学科带头人,坚持以精准放射治疗为根本的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模式。多次举办全国继续教育学习班,推广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诊疗规范,主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2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LancetOncology》等SCI期刊收录30余篇;《鼻咽癌临床多学科诊断与鉴别诊断》担任主编,《常见恶性肿瘤诊疗管理及技术规范》担任副主编,参与著作编写5部。

李金高,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副院长,江西省肿瘤性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肿瘤学工作,先后在法国巴黎第十二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纽约斯隆-凯瑟琳纪念肿瘤中心学习和做访问学者。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卫生厅主要学科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江西省首届“远航工程”人选、江西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主要学术兼职: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放射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医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江西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西省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西省医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临床工作方向:肿瘤放射治疗;研究方向:鼻咽癌诊断和治疗。在《Cancer》《GeneticsandMolecularResearch》《Lancet》《LancetOncology》《JAMAOncology》《中国肿瘤临床》和《中华放射肿瘤》等国际、国内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厅、江西省卫生厅等多项科研课题。

序一

头颈部恶性肿瘤种类较多,如鼻咽癌等,该部位发生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人群较为常见的。但相比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而言,头颈部肿瘤经过积极有效的、多学科规范化的治疗后,其预后相对较好。但是因头颈部解剖结构较为复杂,肿瘤常毗邻重要的功能器官与结构,手术或放疗手段有可能引起不同程度邻近器官的损伤,致功能降低、外型改变,甚至有致残疾的风险。因此,临床医师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利用当前先进的治疗技术,如微创手术、精确放疗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等手段,在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同时,尽量提高广大患者的生存质量。

近年来,我国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各学术委员会通过学术交流,制定了精准治疗指南、诊疗规范和专家共识等,促进了国内不同肿瘤中心诊疗水平的提高和质量控制。但这些诊疗规范的具体执行以及在临床工作遇到的各种问题还是存在个体性与特异性,现有的参考资料很难囊括。

本书收集了余例头颈部肿瘤的典型病例,病例主要来自国内十多家极具代表性肿瘤中心。此外,由于口咽癌好发于西方国家,编委会还特别邀请了多伦多医院癌症中心分享了一些典型病例。每一病例撰写成的稿件均展示了个体的特点、治疗策略考虑、治疗方法、疗效转归,并对每一例病例进行了评论,论述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进展,涉及的知识面广,讨论精辟,有助于临床医生和广大科研工.作者开阔视野、培养严谨的临床和科研思维。

由于头颈部肿瘤研究进展日新月异,不同中心在一些领域的前沿问题上,对临床病例进行的探索性治疗,也体现在具体的病例中。这些治疗上的差异点预期会极大地启发临床科研的思路,促进学科的持续发展。

本书另一个特点是,分享了大量珍贵的影像学图片、靶区勾画示意图和剂量体积直方图等,这有助于临床医师理解和合理判断肿瘤侵犯的范围和准确分期,并学习相关肿瘤放射治疗靶区的勾画和计划评估。大量的图片展示将会使读者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

中医院

年3月

序二

头颈部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是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位列肿瘤相关死因的第八位,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由于头颈部解剖关系复杂,重要器官集中,导致不同原发部位、分期和病理类型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各异。与全身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相比,头颈部肿瘤经过积极规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后,往往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在相当一部分早期头颈部肿瘤中作为主要治疗方式可获得满意的治愈率,同时又可以很好地保留相应的器官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较手术更具优势。对中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来说,单一手术和放疗都很难取得好的疗效,通过放疗、手术与全身治疗的合理配合,可以明显降低肿瘤的局部复发率,改善生存质量;而对于局部晚期不能手术者,放疗不仅仅可以姑息减症,部分患者同样可以通过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的生存结果。

近半个世纪以来,放疗技术的进步和手术方法的改良大大提升了头颈部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尤其可喜的是,在肿瘤精准治疗时代,头颈部肿瘤治疗指南在临床研究的推动下不断修改和优化,也带来了新的医学策略的思考,在指南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将是头颈肿瘤科医生今后努力的方向。本书汇集了国内外十多家肿瘤中心具有典型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病例。每一个病例在详细介绍病例资料和诊治过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疾病的诊断思路、治疗原则、方法和经验的总结,以案例的形式帮助头颈肿瘤科医生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更为可贵的是,书中涉及很多前沿问题的探索,将极大启发读者的临床科研思路,促进学科发展,因此,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例著作。

感谢本书的编者们与我们分享了他们在临床工作中的宝贵经验,相信本书的出版将进一步推动头颈肿瘤相关诊疗学科的发展。

年3月

前言

头颈部肿瘤是一类来自唇、口腔、鼻咽、口咽、下咽、喉、鼻窦以及唾液腺等部位的肿瘤,包括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当前,手术、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以及化疗仍是头颈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头颈部肿瘤的治疗非常复杂,肿瘤发生的特定部位、侵犯范围以及病理学类型等决定了不同的手术方案、是否接受放疗以及化疗等。

对于头颈部肿瘤专业的放射治疗医师,需要积极参与头颈部肿瘤的多学科多专业团队协作,以便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佳的初始治疗方案、最佳的后续治疗方案以及器官功能支持、护理、营养支持、随访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重点考虑肿瘤放射的技术、放疗范围、放疗剂量、放疗分割等。最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目前已有多本珍贵的头颈部肿瘤放疗专著,可以指导放疗医师进行日常临床诊疗工作。但这些专著侧重在制定放疗规范和原则。临床中,遇到具体病例时,医师们仍会面临具体的难题。本书是第一本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典型病例专著,病例来自国内十多家主要的肿瘤治疗中心,并特邀口咽癌较高发、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玛格丽特癌症中心放疗科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病例。病例入选覆盖最常见的临床问题和容易误诊误治的病例,可以帮助临床医师理解和执行现有的诊疗规范,深入了解各单位对于本专业未来科研临床发展的思考和实践。病种包括鼻咽癌、鼻腔癌、鼻窦癌、口咽癌、扁桃体癌、口腔癌、腮腺癌、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也收集了一些复发的、难治的病例或采用质子重离子治疗的病例等。不同的单位对于相似的病例在遵从当前治疗原则的基础上,可能有不同的治疗选择,我们不避讳有争议的临床问题,每一例病例都附病例亮点、相关知识点和参考文献,帮助读者体会、理解这些病例,为未来本专业临床问题的解决开拓思路。

参与编写本书人员都是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科研经验的头颈部肿瘤放疗一线的专家,还有很多杰出的青年学者。衷心感谢他们,正是由于他们的专业智慧和辛勤付出,才能成就此书。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更离不开徐国镇教授和李宝生教授的指导和帮助,并亲自为本书作序,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书稿虽经过多次修改,但不足、遗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另外,医学发展日新月异,本书中的典型病例也仅能代表当前的医疗水平,是临床一线医疗人员根据现有的医疗技术和资源活动的结果。希望有机会为再版而继续努力!

谨希望本书能切实帮助到那些辛勤的头颈部肿瘤放疗医师,进而为广大头颈部肿瘤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林少俊陈晓钟李金高

年3月

中国医学著作网

?不要吝啬,欢迎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