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存生物
益云营销
免疫系统是什么
人们对免疫系统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公元11世纪,中国医学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明了人痘苗,即用人工轻度感染的方法预防天花。在明代隆庆年间(~),人痘苗已在中国广泛应用。
公元年,葡萄牙航海家发现即使在粮食供应充足的情况下,长时间出海的很多船员仍会患坏血病,表现为先是出现牙床出血、肿胀、皮肤瘀血和渗血,最后痛苦地死去;年,英国军医Lind意外发现,通过食用柠檬和橘子可防治坏血病;年,Howorth和Hirst成功合成了维生素C,才发现维生素C缺乏是导致坏血病的原因,至此,食物摄入不足与营养素缺乏使得免疫防护功能受损导致相关疾病的关系已得到证实。到了近代时期,人们冲破了抗感染免疫模板学说的束缚,对生物体的免疫反应性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制出抵御霍乱、炭疽病、狂犬病的疫苗。
20世纪60年代,确认了淋巴细胞系在免疫反应中的地位,对免疫系统特别是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从分子水平对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类别转化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免疫系统的建立
一般而言,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人体的免疫系统是覆盖全身的防卫网络,具有免疫监视、防御、调控的作用。保护身体的第一道防线主要由皮肤、粘膜及其分泌液、共生菌群等组成,第二道防线为:吞噬作用、抗菌蛋白和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不过,单纯的屏障和过滤机制并不能完全保护我们,身体有赖组成免疫系统的血细胞和蛋白质发挥防御能力。
免疫系统遭到破坏人体会产生哪些反应
复杂的免疫系统如果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那就会出现免疫系统缺陷疾病。一般分为三类:
免疫缺陷疾病:当免疫系统的一个或多个部分不起作用时即产生免疫缺陷,也就是免疫系统某方面罢工了。免疫缺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起,包括年龄,肥胖和酗酒。在发展中国家,营养不良是一个常见原因。
自身免疫疾病:在自身免疫疾病中,免疫系统无法区分自我和非我,统错误地杀灭自身健康细胞,而不是杀灭外来病原体或有缺陷的细胞。自身免疫疾病包括乳糜泻,1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
过敏症:免疫系统会以损害健康组织的方式过度反应,产生过敏症状。严重的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肠道菌群和免疫系统的关系
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多数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因子的所在地,肠道健康与人体免疫密不可分。一方面,消化道黏膜不断地与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接触,在机体内担负起第一线的局部防御任务;另一方面,肠道中复杂多样的肠道菌群在抵抗病原入侵、建立机体免疫、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机体生长代谢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和肠道上皮细胞、其他器官及整个机体相互作用。
肠道菌群与肠黏膜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参与肠黏膜免疫细胞的发育和信号传导过程。肠道共生菌群与致病菌竞争消耗营养物质,抑制致病菌的增殖,从而直接增强肠道免疫力;肠道共生菌群还可以通过分解代谢糖类以获得短链脂肪酸,主要是乙酸,从而抑制毒素在肠道内位移,形成间接的免疫防护方式;同时肠粘膜在肠道菌群的刺激下增加粘液分泌,加强肠道的屏障作用。
参考文献
[1]Oudemans-vanStraatenHM,Spoelstra-deManAM,deWaardMC.VitaminCrevisited[J].CritCare,,18(4):.
[2]高建新.肠道感染与自身免疫病:文献综述[J].现代免疫学,,10(1):55-58.
[3]曹珊综述,王晶桐审校,刘玉兰审校.胃肠道黏膜屏障与自身免疫性疾病[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16(2):-.
[4]仲人前.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进展[C].中国检验医学中青年论坛..
[5]洪南,湛先保.肠道微生态系统与肠黏膜免疫关系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