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淋巴结肿大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外治法消除放疗后 [复制链接]

1#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杜昶通讯员王其超淄博报道

癌症患者王女士在抗癌治疗时,出现了4级放射性皮肤损伤,腋窝处出现了大面积破溃、渗液、化脓感染的情况,医院,但效果均不明显。医院肿瘤科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经过6天的治疗,王女士疼痛感完全消失,皮肤破溃处已经愈合。

王女士是一位乳腺癌患者,就诊于医院肿瘤科。患者曾先后经历了手术、化疗、放疗等一系列治疗。在抗癌治疗的最后阶段,患者在放疗后出现了4级放射性皮肤损伤。脖子、前胸、腋窝等处陆续出现发红、变紫、肿胀、皮温高、起水泡的皮肤问题,腋窝处更是出现了大面积的破溃、渗液、化脓感染的情况,病情发展迅速,患者痛苦不堪。医院,但效果均不明显。

医院肿瘤科大夫高坤接诊后认真做了辩证分析,并通过全科医护团队的讨论,制定了针对王女士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医院考虑到患者目前处于急性期,先暂停使用外涂的各种药膏,给予科室自拟的“拔毒愈溃方”,通过中药外洗、配合中药湿敷等办法透热外出、清热解毒,并随症加减,用药一次后,患者感到皮温下降,疼痛减轻。2天后,渗液明显减少,脓液消失,肿胀处皮肤皱缩。坚持用药6天后,患者疼痛感完全消失,皮肤破溃处已经愈合,只遗留局部轻度脱皮及皮肤色素沉着。

一般情况下,患者在放疗后出现的严重皮肤损伤,往往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时间才能康复,王女士因处理不当引起严重的感染或功能损伤,仅用10天的时间就治愈了长期折磨自己的顽疾。王女士对医院的高超技术赞不绝口:“我放疗受尽了后遗症的折磨,医院都没处理好,没想医院这么快就治好了。”

中药外洗,古代称为溻渍法,是用药物煎汤淋洗患部的方法,临床应用于淋洗、坐浴、浸泡等。适用于溃后脓水淋漓、腐肉不脱、皮肤脱屑、肿胀、疼痛等病症。如盆腹腔恶性肿瘤或腹股沟淋巴结压迫,导致下肢水肿,以温通利水中药泡洗;化疗药、靶向药物副作用引起的皮肤脱屑、痒疹等,可以祛风解毒中药外洗;而直肠、肛周及外阴部肿瘤导致的疼痛,可以采用坐浴等。

中药湿敷疗法是指用纱布蘸药汤敷患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给药方法。用药物或药汁在体外穴位和病所部位直接润贴,药效作用直达病所,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现代研究证明这种给药方式具有抑制渗出、收敛止痒、消肿止痛、控制感染、促进皮肤愈合等作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